當前位置:首頁 > ??平榻B > 省級臨床重點???/a> > 正文

科室名稱

口腔-頭頸外科

口腔科:復雜口腔頜面—頭頸部疾病治療中心2023-5-11我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國家臨床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團隊”簽署合作協議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全家?!敝谇活M面-頭頸外科權威、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在徐州市中心醫院查房。...

科室介紹

口腔科:復雜口腔頜面—頭頸部疾病治療中心

2023-9-4



我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國家臨床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團隊”簽署合作協議


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全家?!?


著名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權威、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在徐州市中心醫院查房。



口腔科

??聘艣r

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為江蘇省首家綜合醫院省級臨床重點???,也是徐州市首批臨床重點??坪托熘菔嗅t學創新團隊,國際微笑列車唇裂、腭裂修復定點醫院,衛生部首批三類技術-粒子近距離微創治療口腔-頭頸腫瘤目前省內唯一準入科室,衛生廳首批限制性技術復雜種植牙技術準入科室。國家口腔臨床住院醫師規培基地、國家口腔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和中西醫結合專委會委員單位、中國抗癌協會口腔頜面腫瘤整合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口腔質控中心成員單位、徐州市口腔全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徐州市健康管理學會口腔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科室在江蘇省及淮海經濟區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徐州市、淮海經濟區復雜疑難口腔和頜面-頭頸部疾病的診療中心之一。2016年,口腔科依托中國工程院邱蔚六院士和張志愿院士團隊,成立了淮海經濟區首家“口腔頜面外科臨床中心院士專家團隊”,同時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九院及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等國家級多中心研究課題核心成員單位;2018年,口腔科加入了上海九院集團口腔頜面 - 頭頸腫瘤診治??坡撁?/span>;2019年,口腔科加入上海九院集團口腔黏膜病??坡撁?;2022年,口腔科加入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口腔頜面外科??坡撁?;2023年,口腔科牽頭成立淮海經濟區口腔頜面頭頸外科聯盟。

同時,科室為濰坊醫學院徐州口腔臨床學院和國家衛健委口腔專業住院醫師規培基地,是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徐州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及蚌埠醫學院口腔專業的碩士培養點??浦魅蚊霞秊槎壵?、主任醫師,徐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蘇州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科室每年接受來自省內外本科大專院校的進修醫師、實習生、規培生80余名,培養碩博士研究生40余名。

近年來,口腔科醫療輻射徐州及周邊地區,甚至遠在非洲桑給巴爾,也有市中心醫院口腔人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身影??剖覍趲头鲱幙h人民醫院,委派科室骨干執行托管任務、擔任該院口腔科主任,成功幫扶睢寧縣人民醫院口腔科建設成徐州市臨床重點???。2018年,科室副主任醫師鄭浩積極參與援非醫療隊,為中非友誼添磚加瓦。現有醫師36人,其中高級職稱11人,博士后3人,博士7人,碩士20人,碩士生導師 7人??苾扔卸嗝K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高峰重點人才,徐州市勞動模范、徐州市優秀專家、徐州市拔尖人才等??浦魅蚊霞鳛槭任ㄒ豢谇豢浦魅潍@江蘇省醫院協會醫院專業優秀管理獎和國家衛健委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個人,在首屆和第二屆醫師節獲江蘇省“十大醫德標兵”和江蘇省“醫師獎”稱號,彰顯了口腔科的綜合實力。2020年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專業排名居省綜合醫院第一。

近年來,承擔國家、省、市科研課題和多中心研究項目3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獲省市級科技獎項30余項,獲省新技術引進獎8項(其中一等獎 2 項、二等獎6 項),在頭頸部腫瘤和脈管性疾病研究領域獲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江蘇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淮??萍吉?/span>5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1項、徐州市科技進步獎6項,發表論文200余篇(SCI收錄30余篇、中華系列40余篇)、參編專著12部。目前設有口腔頜面外科、口腔內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種植科、口腔影像科等多個特色???。

我院新城醫院兒童口腔專病門診介紹

徐州市中心醫院新城醫院口腔科門診在科主任孟箭的帶領下于2016年底全面開診,有副高級以上專家坐診,可進行常規口腔治療,包括牙體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各類拔牙術、口腔頜面部外傷、口腔修復正畸治療、口腔影像等。門診設施先進、寬敞明亮、環境溫馨,融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為一體,以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滿足新城區乃至周邊地區群眾對便捷優質的醫療資源的需求。

??浦饕夹g優勢與特色:

1、口腔頜面部和頭頸部腫瘤的診治更加合理、規范??谇活M面—頭頸腫瘤診治達微創、功能與根治兼顧??谇弧^頸惡性腫瘤綜合序列治療,由以往的單一手術或無序治療發展成集手術、化療、放療、生物治療為一體的綜合治療,常規開展了組織瓣行口腔組織器官的即時重建(顯微外科技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達國內先進水平。該疾病的研究成果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我國著名的口腔頜面—頭頸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士邱慰六教授曾給予高度評價。

2、頭頸腫瘤靶向治療為特色治療項目,可提高口腔-頭頸惡性腫瘤的生存率、減少復發;也可提高復發腫瘤治療的敏感性、提高治療效果。

3、衛生部首批三類技術、目前江蘇省內唯一準入科室:粒子近距離微創治療口腔-頭頸惡性腫瘤。具有微創、高效、不良反應少的優勢,為腫瘤患者提供了又一治療的先進手段。

4、口腔頜面-頭頸部腫瘤的超聲熱化療技術具有微創、不良反應較少的優勢,為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物理治療方法,提高了療效。

5、正畸正頜聯合治療牙頜面畸形成為特色。先天和后天的頜骨發育畸形,偏頜、反頜、腭裂繼發頜骨畸形、外傷繼發頜骨畸形等牙頜面畸形的矯正,正畸正頜聯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發表論文多篇,獲得病人的好評。

6、衛生部、中華慈善總會和美國微笑列車基金會批準為國際微笑列車唇裂、腭裂修復定點醫院。對首次手術和再次手術的唇裂、腭裂、鼻畸形的病人給予手術資助,不需要開任何證明,直接來我院口腔科登記可以享受資助治療。我院頜面部畸形的整形美容和唇腭裂的治療成為特色。顏面部的整形修復治療經驗豐富,引進國際上標準的唇腭裂的序列治療(包括鼻、唇、牙列和語音)使患者的身心更健康。

7、衛生廳首批二類技術復雜種植牙準入科室:口腔種植牙新技術,引進了國際品牌的種植系統和技術,保證了常規和復雜條件下的種植牙的效果,在本地區領先。

8、頜面外傷和骨折包括復雜全面骨折、眶骨骨折的治療國內先進,如堅固內固定技術、牽引釘技術、復雜的面中部陳舊性骨折治療、冠狀切口、正頜技術和微創技術的應用使口腔頜面部創傷治療在本地區處于領先水平,獲得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成為本地區頜面外傷的治療中心之一。

9、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瘤的治療先進而有特色。引進口服藥物、硬化治療血管瘤、介入栓塞聯合外科切除治療頜面部大型血管瘤、瘤體造影分型與介入等微創介入技術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畸形等先進的技術,國內先進;引進了射頻治療血管瘤和脈管畸形新技術。獲得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徐州市科技進步獎和引進獎6項。

10、擁有一流的口腔正畸治療專業團隊,有正畸博士后、正畸碩士等專業人才,理論功底深厚、經驗豐富。在本地區領先,也是在國內較早開展固定正畸的醫院,牙列不齊矯治提高口腔疾病治療的綜合水平,獲得國家專利、江蘇省和徐州市科技進步獎3項,開展了兒童和成人正畸治療,頜骨畸形的術前后正畸。

11、各種牙病的治療方面引進根管治療、牙周手術和烤瓷修復的先進技術,獲得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是口腔內科臨床中常見的疾病,根管治療是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選和重要的方法,它的發展是伴隨著醫學領域的進步而完善。目前我們推廣根管治療的現代概念及新技術,提高根管治療質量,最大程度的保存患牙,擴大牙齒的保存范圍,也為進一步修復奠定基礎。開展了顯微根管、機擴、大錐度牙膠尖充填、熱牙膠充填新技術和無痛潔牙技術。開展了兒童牙病的治療。

12、口腔修復專業覆蓋各類修復體的開展,包括各類固定義齒、活動義齒的常規修復;全瓷冠、全瓷樁、嵌體、高嵌體、全瓷貼面等固定美學修復;CAD/CAM數字化即刻全瓷修復新技術;3shape口內掃描技術;各類缺失牙齒的種植修復;套筒冠、附著體(栓體栓道、球帽、按扣、磁性)義齒等精密修復;各類復雜殘根殘冠的保存修復;頜骨缺損的贋復體修復;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牙合墊修復;氟斑牙、四環素牙、著色牙等的美學綜合治療。

13、口腔科高層次的服務,包括牙齒美白技術、口腔無痛麻醉治療技術和微創技術。開展了笑氣無痛門診治療技術。

14、開展顳頜關節病的綜合治療和關節手術的微創治療、對顳頜關節病、關節強直和骨折等治療先進。開展涎腺疾病的介入微創治療等新技術。

15、口腔頜面部疼痛尤其三叉神經痛治療開展了階梯治療,開展了CT引導下射頻治療三叉神經痛,提高了療效,受到病人的好評。

16、開展了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種植牙、頜面整形、正頜外科、血管瘤、顳頜關節病、美容牙科、微創無痛拔牙、微笑列車、復雜正畸和修復治療、根管治療、粘膜牙周病、微創外科等特色診療的專病門診和專家門診。






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醫療團隊

 

孟箭 口腔科 主任


  

       孟箭 口腔科主任 主任醫師(二級正高) 博士研究生導師 

       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深造于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和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徐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徐州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蛙埠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和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國家口腔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主任、江蘇省省級重點口腔科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高峰重點人才,首批江蘇省衛生拔尖人才、徐州市優秀專家。

  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區專家(IUA-CC),亞太種植協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口腔頜面腫瘤專委會副主委,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委員和中西醫結合專委會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血管瘤脈管疾病學組全國委員,中華口腔頜面外科委員會口腔頜面—頭頸部腫瘤內科學組全國委員,中國抗癌學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學組全國委員、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整形美容協會理事、江蘇省口腔質量控制小組成員,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口腔康復專委會副主委,國家執業醫師考試江蘇考區考官,江蘇省醫院管理協會口腔分會常委,江蘇省口腔美容學組常委,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口腔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江蘇省抗癌學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江蘇省牙科美容主診醫師,徐州市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口腔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州市醫學重點人才。 

  近年來,跟蹤和引進國內外醫學科技成果,注重技術創新和團隊建設,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療法,診治了復雜和危重病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完成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廳臨床醫學專項、省六大高峰人才等課題10項;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等科技進步獎和新技術引進獎12項,被授予徐州市首屆青年科技工作者,徐州市十佳醫德楷模,徐州市勞動模范。獲國家衛健委創新醫療服務獎,在首個和第二個中國醫師節,當選江蘇省十大醫德標兵和江蘇省醫師獎。

  發表Sci源期刊論文20佘篇,在中華級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中華診斷學雜志》編委《江蘇醫學美容年鑒》、《江蘇醫學美容史志》編委,《上??谇会t學雜志》編委,《頭頸腫瘤診斷治療學》編委,多次參加或主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在第十一屆亞洲口腔頜面外科大會上被聘為E-poster學術評委。

  專業特長:主要從事口腔頜面—頭頸疾病的臨床研究,擅長口腔頜面頸部腫瘤、正頜治療牙頜畸形、種植牙、面部畸形、復雜頜面骨折、血管瘤、唇腭裂、微創外科、三叉神經痛等診治,對口腔科復雜疾病診治有豐富的經驗。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本部)、周五上午(新城分院高級專家門診)

  聯系電話:18952170986


  




張愛俠   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大連大學醫學院,深造于武漢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高新技術科學習多項新技術。在口腔科工作19年,獲得多項省市級新技術引進獎和科技進步獎,淮??萍吉?項, 發表專業核心期刊論文數篇。
  對于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牙體病、牙周病、兒童牙病、粘膜病的診治。 
      專家門診時間: 周三、五全天

      聯系電話:18952171475




張興


張興   副主任醫師 徐州市醫學會口腔專業委員會委員 
  畢業于徐州醫學院,曾在第四軍醫大進修學習。
  長期從事口腔臨床工作,擅長于正頜正畸聯合治療牙頜畸形、頜面、頸部腫瘤的手術治療、頜面部畸形的矯治及面部骨折的復位、固定。獲得多項市級新技術引進獎和科技進步獎,曾獲淮??萍吉?項,在國內專業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聯系電話:18952171162

 

顧倩平


顧倩平    主任醫師(三級正高)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江蘇省口腔醫學會會員,江蘇省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牙科美容主診醫師。

  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醫學本科畢業。在口腔科工作20多年,研修于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主攻涎腺疾?。ㄈ?、頜下腺等)、唇腭裂手術治療、頜骨腫瘤、頜面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及修復重建技術、三叉神經痛綜合治療、牙槽外科等, 獲得衛生部和中華口腔醫學會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資格。參加湖北口腔醫學院的現代根管治療技術以及江蘇省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牙周病綜合治療專項培訓。曾獲徐州市科學進步獎6項,徐州市引進獎5項,江蘇省衛生廳醫學新技術引進3項,淮??萍吉?項,參于已結題的科研課題6項。在SCI、中華及專業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

頜面外科擅長涎腺疾病、唇腭裂綜合序列治療、頜骨腫瘤及頜面部腫瘤的綜合治療,對頜面部外傷、頜面部脈管畸形、唇腭裂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綜合治療及復雜阻生齒拔除等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谇粌瓤粕瞄L診斷及治療復雜牙體牙髓病、牙周病、兒童牙病、口腔粘膜病。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周四全天

聯系電話:18952171123



張靜   副主任醫師 口腔醫學博士  口腔正畸學博士后

    2008年6月獲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正畸科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博士后出站。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國外SCI期刊收錄6篇。擅長標準方絲弓矯治技術、直絲弓矯治技術矯治各類兒童青少年錯牙合畸形、成人錯合畸形及正畸與正頜聯合治療骨性畸形。
    正畸專家門診: 周一~周六全天(正畸普通門診每天開)  

    咨詢電話: 18012018032

 




李志萍   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醫學碩士
  畢業于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進修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修正頜正畸聯合治療牙頜畸形、顯微外科、修復重建技術和唇腭裂序列治療和語音訓練。曾獲省市級新技術獎4項、淮??萍吉?項,承擔市級課題1項,在中華級及國內其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擅長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診治和急救,正頜正畸聯合治療牙頜畸形,熟練掌握口腔外科及內科常見病的診治,專攻唇腭裂及繼發頜骨畸形矯治、病理語音訓練及頜面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對頜面部脈管畸形及嬰幼兒血管瘤的綜合治療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

   門診時間:周一、三全天          聯系電話:15351687508



孟慶飛  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 口腔修復學博士 徐州醫科大學博士后在讀
    
江蘇省青年醫學人才,徐州市醫學青年后備人才,徐州市拔尖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徐州醫科大學和蚌埠醫學院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口腔全科專委會委員。主要從事各類固定、活動義齒的修復治療,尤其擅長各種復雜口腔修復疾病、全瓷修復、精密附件、種植修復、牙齒美白、美學修復等口腔臨床治療工作。共計承擔各級科研課題6項,在研3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8篇,其中SCI收錄5篇;發表專著一部,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新技術引進獎等共計10項。
  聯系電話:0516——83956490,18952260996

      門診時間:周一~周五全天


     鄭浩  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

    畢業于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獲碩士學位,研修于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中心。曾代表中國援外醫療隊前往非洲桑給巴爾進行國際醫療援助,加上海九院口腔頜面頭頸部腫瘤的綜合序列治療、顯微外科、修復重建技術,參加江蘇省執業醫師考官培訓并獲得口腔執業醫師考官資格,獲得衛生部和中華口腔醫學會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資格。

    擅長游離皮瓣血管吻合(顯微外科技術)修復口腔頜面部軟組織缺損,擅長口腔頜面部復雜骨折、牙外傷的急救及治療,獨創3D打印模板引導微球囊壓迫治療三叉神經痛技術。面對頜面部血管瘤、脈管畸形、頭面部腫瘤、涎腺腫瘤、惡性黑色素瘤、各種粘膜?。ū馄教μ\、白斑)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對口腔內科如根管治療,口腔粘膜病及牙周病的臨床診斷和規范治療具有獨到的見解。

  聯系電話:18952260995

      門診時間:周二,周四全天




    陳彬,口腔正畸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江蘇省口腔醫學會頜面創傷與正頜專委會常務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口腔學組成員,徐州市口腔醫學會理事會監事,徐州市健康管理學會口腔健康專委會常務委員,徐州市口腔醫學會全科專委會委員。美容主診醫師(美容牙科),隱適美、時代天使、正雅隱形矯治認證醫師,隱貝舌側矯治認證醫師。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官,國家住院醫師規培結業考試技能考核考官。
    從事口腔正畸學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事口腔正畸學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十余年,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熟練掌握各項常見矯治技術,常規開展自鎖矯治技術、種植支抗技術、隱形矯治技術等正畸學熱點技術,對于埋伏牙牽引、唇腭裂畸形序列治療、正畸正頜外科聯合治療、牙周病正畸治療等疑難復雜病例也有深入研究。
主持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衛健委課題1項,院級課題2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淮??萍吉?項,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3項,徐州市發明協會創新獎1項,院新技術引進獎3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5篇,參編專著一部。

    每周一到周五,周日門診, 咨詢電話: 18012018416



姚艷麗  

  從事口腔工作三十余年,深造于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和北京口腔醫院,進修學習口腔正畸矯正技術,固定、活動假牙的修復治療和各類牙列不齊的矯正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內專業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聯系電話:0516——83956490,18952170091

 


      莊乾偉   口腔臨床醫學碩士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完成碩士臨床學習,熟練掌握口腔頜面外科(牙槽外科、腫瘤、外傷、畸形、感染及血管瘤)及口腔內科(牙體牙髓病、牙周病、粘膜?。┑呐R床診斷和規范序列治療,主攻頭頸腫瘤-修復重建,參與大量口腔頜面部良惡性腫瘤的治療,尤其是惡性腫瘤的修復重建及綜合序列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于口腔頜面部腫物的診斷與治療有一定見解;碩士研究生課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研究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的機理及動物模型構建,對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的預防及治療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

      目前發表英文SCI論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吳蕊含 醫師

  畢業于徐州醫學院口腔醫學院。熟練掌握口腔內科及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病的診治。擅長齲病預防、牙體牙髓病的診斷治療,如牙體牙髓病、根尖周病、兒童牙病的診斷治療等。對牙體非齲性缺損的光固化美容修復、窩溝封閉術等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劉穎     技師    口腔放射技術專業畢業
  
  主要從事口腔頜面影像學檢查與診斷,在各類牙片、全景片、頭顱側位片、華氏位片等輔助診斷技術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尤其運用CBCT 在口腔頜面疾病、牙頜畸形、種植牙的精確診治方面獨到之處。

  聯系電話:0516——83956487

 


 

 馬艷紅  主治醫師  口腔內科學碩士

    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七年制口腔醫學專業,在江蘇省口腔醫院完成臨床實習,對兒童各牙列期各類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積累大量臨床病歷,擅長兒童齲病防治、兒童牙體牙髓根尖周病治療,對兒童牙體大面積缺損修復、咬合誘導、牙外傷系統治療有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獨特的見解,目前發表論文數篇。

    聯系方式:18112007526

 


                                                                                                                                                                                       


王興  住院醫師  口腔臨床醫學碩士

 

      畢業于徐州醫學院,主要研究及工作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參與江蘇省科技廳臨床醫學專項、省六大高峰人才D類資助項目及徐州市社會發展科技項目等多項課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近年來發表科研論文10篇,其中SCI收錄1篇、中華系列論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2013年獲得國家教育部頒發的“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項,作為發明人參與研發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熟練掌握口腔科常見疾病的診療,擅長于口腔頜面外科各類小手術、復雜牙拔除、放射性粒子治療口腔癌及錯牙合畸形矯治等。

 

                                                                                                                                                                                       


  魏景健  主治醫師  口腔臨床醫學碩士
  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研修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熟練掌握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 對口腔頜面-頭頸部良、惡性腫瘤的診治、顯微外科技術及頜面部缺損畸形修復與重建有一定的見解。擅長頜面部創傷骨折及頭頸部脈管疾?。ㄑ芰?、血管畸形及淋巴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擅長各種復雜牙及阻生牙的拔除及各種牙槽外科手術。目前發表核心期刊文章數篇。

 

                                                                                                                                                                                                                                                       


     張新沛 醫師 

    從事口腔臨床工作多年。擅長于各種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其畸形牙齒的修復,對于常規的修復方式如冠,橋,可摘局部義齒,全口義齒等擁有較多治療經驗。并在臨床治療方面對口腔修復學有獨到的見解。

    聯系電話:18112000335

 

                                                                                                                                                                                                                                                                                                                                                                                                                                                                                                                                                                                                                       

  李娜 口腔治療師

  畢業于徐州醫學院口腔醫學院。從事口腔專業工作四年,對兒童牙病、牙體牙髓病、根尖周病、復雜性根管治療、牙體大面積缺損的修復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對牙體牙髓專業的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斷及治療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聯系電話:18012018600



    徐欣晨 醫師 口腔修復學碩士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完成口腔修復學專業的學習。擅長口腔固定義齒修復,全瓷美學修復,活動義齒修復,全口義齒修復,種植義齒修復,牙齒美白修復治療,磨牙癥保守治療等。碩士研究生課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上海市科委計劃,以第一作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并被SCI收錄。

    電話:18168779177



    葛良玉  住院醫師  口腔頜面外科學碩士
    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腫瘤及口腔無痛治療,熟練掌握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對口腔頜面-頭頸部腫瘤的治療及修復重建有一定的見解。擅長口腔鎮靜鎮痛下完成門診常見病的診療工作,目前發表核心期刊文章數篇。
    電話:18168778637

      張甲第 住院醫師 口腔修復學碩士
      畢業于吉林大學七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及工作方向為口腔修復學,對口腔修復學各類疾病的診治有較多的臨床經驗,擅長各類固定修復體、活動修復體的設計及制作,
主要從事口腔修復科領域常見的各種牙體,牙列缺損以及牙列缺失的修復治療,能夠較好的對復雜病例進行優化設計,熟練掌握義齒的美學修復以及咬合重建修復等。目前發表論文數篇。
      電話:18112000499


    韓琨 住院醫師 口腔臨床醫學碩士
    畢業于濰坊醫學院口腔臨床醫學專業,并于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完成碩士研究課題。參與獲得市新技術引進獎1項及市科學技術獎1項,熟練掌握口腔頜面部腫瘤、口腔牙槽外科、外傷的規范化診療,擅長口腔牙體牙髓病、黏膜病、牙周病的診治。目前發表中華系列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數篇。


 



    邵翠玲  住院醫師  口腔臨床醫學碩士
    畢業于濰坊醫學院口腔臨床醫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熟練掌握口腔頜面外科(牙槽外科、口腔頜面部腫瘤、外傷)及口腔內科(牙體牙髓病、牙周?。┏R姴?、多發病的診斷和規范序列治療。擅長口腔頜面外科各類小手術、復雜牙拔除術、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口腔癌。目前發表核心期刊文章數篇。

    張秀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牙周病學,熟練掌握常見牙周病的診斷及治療。擅長復雜牙周病、齲病、牙髓疾病、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診斷和治療,目前發表核心論文數篇。


     


   羅亞東 口腔科醫師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600908),江蘇省科技創新項目(CXTDA2017036)。發表SCI、中文核心文章數篇。其中,SCI收錄文章4篇。擅長口腔頭頸頜面腫瘤外科相關疾病,微創復雜牙拔除,各種牙體牙髓病,牙再植,光動力,粘膜病等口腔疾病的診治。





    丁紫雪  口腔科醫師 碩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尤其在通過生物靶區指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主要從事口腔頜面—頭頸疾病的臨床研究,熟練掌握牙槽外科、口腔頜面部腫瘤、頜面部外傷以及牙種植等的診斷和規范序列治療。



    張培培  口腔科醫師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熟練掌握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擅長口腔頜面外科各類小手術、復雜牙拔除,碩士研究生期間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天津市衛計委課題,近年來發表多篇學術論文,SCI收錄1篇。



    王瑩瑩 口腔科醫師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牙周病學。從事口腔內科醫療工作,熟練掌握牙周、牙體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主要擅長牙齦炎、牙周炎、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等疾病的治療。 研究生期間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楊路 口腔科醫師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主要研究及工作方向為口腔修復學和口腔種植學,熟練掌握口腔修復和種植領域各類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參與發表論文10篇。擅長各類固定義齒修復、活動義齒修復、美學修復、數字化全瓷新技術修復和種植修復等。


    張倩 口腔科醫師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青島大學,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以第一作者級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主要擅長各類阻生牙復雜牙的拔除以及牙體牙髓病、牙周病的診    斷和規范治療。



李夢 口腔科住院醫師 碩士研究生

 個人經歷:畢業于徐州醫科大學,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參與市衛健委課題研究工作,同時參與過多項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近年來發表數篇核心期刊文章,SCI收錄1篇。

 主要擅長乳替牙期錯頜的早期矯治、成人正畸治療、牙周正畸聯合治療、修復前正畸治療以及埋伏牙牽引等各類錯頜畸形的綜合矯治,熟練應用自鎖托槽矯治技術,種植體支抗,掌握隱性矯治技術等正畸新技術新療法。


 王守鵬 住院醫師 碩士研究生

  碩士期間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學習培養,主要研究方向為牙頜面畸形的整復與輪廓休整(如地包天、齙牙、下巴偏斜等),正頜-正畸聯合治療,數字化正頜外科等。熟練掌握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的綜合序列治療、頜面部創傷、牙槽外科等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與處理。目前發表專業相關論文SCI論文2篇,北大核心1篇,科技核心3篇,發明專利1項,承擔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項目1項,參與省、市級課題2項。



1、第十三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綜合治療學術研討會在徐州中心醫院舉行


2019年719日至21日,由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主辦,院承辦的“第十三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內科學術會議”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口腔頜面腫瘤的綜合序列治療”在徐州舉行。

中國工程院邱蔚六院士、張志愿院士,在本次會議會前期制作的會議宣傳片中通過大屏幕,向大會表示了祝賀、寄予了希望。我院院長王培安在宣傳片中也通過視頻向專家們的蒞臨表示歡迎和感謝,并祝大會成功舉辦??谇活M面頭頸腫瘤內科學組的核心成員也通過視頻暢談了十幾年來口腔頜面腫瘤內科學科發展壯大的歷程及對大會成功舉辦的期待。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調研員俞軍、我院黨委書記楊晶等領導和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前任主委劉彥普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內科學組組長、本次大會主席郭偉教授等著名口腔學專家出席開幕式并分別致辭。解放軍口腔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步榮發教授宣讀了邱蔚六院士的賀信。

本次會議以“共享、規范、創新”為主題,具有涵蓋面廣、專業性強、內容豐富、影響力大的專業特點。劉彥普、郭偉、張建國、孫志軍、任國欣、唐瞻貴等30余位國內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內科領域知名專家帶來18場主題演講及31場專題發言,不僅包含頜面外科近年發展情況,還覆蓋了口腔頜面部腫瘤的診斷技術、治療方法、前沿研究等。我院口腔科主任孟箭以《中晚期口腔腫瘤MDT治療》為題進行了專題發言,主治醫師莊乾偉以《額部動靜脈畸形無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療》為題做大會發言。

與往屆不同的是,本次會議除了在主會場進行的學術交流外,還首次增設護理專場、首次將病例討論環節改為青年醫師病例展示專場。在青年醫師病例展示專場,北大、川大華西口腔醫學院和上海交大第九醫院等來自全國的11支參賽隊伍按照抽簽順序先后登場,展示了各自接觸研究過的具有典型意義、導向引領意義的病例。通過匯報、點評等環節,充分展示了口腔醫學青年成長的力量。此次青年醫師病例展示專場共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我院口腔科是參賽單位中惟一地市級醫院,葛良玉、魏景健、辜建敏組團展示的《超選擇舌動脈栓塞在晚期舌癌大出血的應用》病例榮獲二等獎。在護理專場,來自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16位國內著名護理專家,針對口腔腫瘤領域護理經驗及相關新進展進行了交流,郭偉教授、張建國教授等“大咖”現場進行了點評。我院張潔、黃梅梅、劉苗苗在會上分別授課,得到與會者好評。


“第十三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內科學術會議”由我院口腔科承辦



     

 2、第三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綜合治療學術研討會在徐州中心醫院舉行

  徐州中心醫院口腔科與國內、國外等大學和醫院聯系密切。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2007年4月,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綜合治療學術研討會在徐州市中心醫院隆重召開:經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批準,“第三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綜合治療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內科協作組成立大會”于2007年4月20~23日在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香港地區的143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大會共收到論文86篇,其中主題報告16個,大會發言14個,來自徐州等淮海地區的158位代表也參了大會。
       首先,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志愿教授宣布了第一屆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內科協作組成立,宣布了人員組成并頒發了證書。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孟箭當選為全國協作組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劉寶林教授等國內著名的口腔頜面外科專家以及徐州市政府領導到會祝賀協作組的成立。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王興教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王大章教授、溫玉明教授發來賀信。會議間隙,邱蔚六院士、張志愿教授和郭偉教授等著名專家到口腔科病房查房并指導工作,對口腔科取得的成績給予較高評價。
      隨后的學術交流在熱烈、民主、和諧氣氛中進行。代表們就當今腫瘤綜合序列治療領域相關的手術、化療、放療、生物治療、熱療、冷凍、腫瘤基礎研究和修復重建等方面作了廣泛、深入的交流。CSCO也派代表介紹了該組織的基本情況。代表們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幾乎每項報告都引起大家的濃厚興趣和積極的討論,希望以后能定期舉辦此類學術會議,為大家建立一個規范腫瘤多學科和個體化診治的學術交流的平臺。


  3、德國interplast醫療隊在徐州中心醫院口腔科為期10天技術交流



4、2010年舉行了江蘇省口腔醫學新進展和頭頸部脈管疾病繼續教育學習班


5. 我科獲2012國際微笑列車慈善項目合作貢獻獎


6.2012江蘇省級繼續教育項目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口腔專業委員會醫學新進展學習班在我院舉行


7.我科新獲江蘇省科技廳重點科研項目:臨床醫學專項研究課題”難治性血管瘤和靜脈畸形及動靜脈畸形的診療技術攻關”


就醫指南

  口腔科門診:門急診綜合大樓4樓,電話:0516-83956487

  住院部:門診病房樓15樓   電話:0516-83956370,0516-83956376


技術創新:

綜合、微創治療口腔頜面-頭頸部血管瘤、脈管畸形

  市中心醫院口腔科病房是一個各種復雜的口腔頜面-頭頸部血管瘤和脈管畸形患者的集中地。這些患者的血管瘤,有的長在頸部,有的長在面頰上,也有的長在舌頭上……患者有的來自徐州市及周邊縣區,有的來自外省市,還有的是經知名專家介紹而來的,年齡從3個月到70歲不等。這些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尋求治療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良方。

  今年2歲的小于博是一名淋巴管瘤患者,自出生不久,他便被發現左頰部有一鼓出的腫塊,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大,被在上海打工的家長帶到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經我國口腔頜面外科權威專家診斷后,推薦其到家鄉徐州,找市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孟箭進行治療。孟箭主任仔細查看了小于博的腫瘤,擇期為他進行了平陽霉素硬化治療?,F在小于博的左臉頰的腫塊已經完全消失。據孟箭主任講,如果放任瘤子生長,將來會越長越大,不僅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最終將影響其吞咽、咀嚼及說話功能。

  甜甜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人中處長了一紫紅色腫塊,愛美的她一直都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去掉這個缺陷,但又怕萬一手術不成功造成毀容,那對于一個妙齡少女來說將是一生的噩夢。有一天,聽她同村的一個朋友講,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能夠不開刀治療像她這樣的腫塊,她心動了。 孟箭主任為她仔細查看之后,診斷甜甜患的是上唇靜脈畸形,并安慰她說像她這樣的患者很多,經過治療之后都恢復了美麗容顏。甜甜接受了微創硬化栓塞術,出院時,令她自卑多年的腫塊已經基本消失了。

  42歲的郝女士左頰和舌頭上長了紫紅色斑塊。幾年前,她在外院做過冷凍治療后,在左頰上留下了疤痕,并且斑塊并沒有停止生長。為進一步尋求醫治,經朋友介紹,她來到市中心醫院口腔科找到了孟箭主任。孟箭主任根據她的病情采用了無水乙醇硬化治療,令困擾她多年的斑塊萎縮消失。她高興之余又不無可惜:如果早點知道中心醫院口腔科能夠徹底治好我的病,我就不會在臉上留下難看的一道疤了。

  據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孟箭主任介紹,口腔頜面部是血管瘤的高發區,大約占據血管瘤總數的60%?;忌线@種疾病的患者往往會由于咀嚼、語言、呼吸功能受損,并且會帶來外形上的不美觀,導致病人心理上感覺壓抑、自卑。盡管血管瘤絕大多數是良性腫瘤,但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就業等產生負面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而且,血管瘤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如果不慎破裂出血,將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

 

市中心醫院(四院):綜合序列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和脈管畸形成特色

     瘤、脈管畸形的治療應根據病損類型、位置及病員的年齡等因素來決定。傳統的治療方法有外科切除、放射治療、激素治療、低溫治療、激光治療等。

  目前,對于血管瘤和脈管畸形治療方法的選擇上,首選保守治療和微創治療。其中DSA下無水乙醇及平陽霉素硬化栓塞治療逐步在國內開展,并被證實為一種微創而安全、療效特別顯著的方法,既能治愈病變,又能保存組織、器官的形態和功能,因此作為頜面部脈管畸形的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

  孟箭主任介紹:硬化栓塞治療的治療原理是利用硬化劑使畸形的血管內皮細胞破壞,血管內形成血栓并機化,最終達到治愈病變的目的。與傳統的治療手段相比,它更為微創、高效,且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時間及降低了治療費用。

  另外,對于嬰幼兒血管瘤的治療,一般在增生期積極控制其生長,等待自行消退后整形治療。但是,對增長迅速或特殊的重癥血管瘤需早期積極處理。一般采取系統藥物治療——口服激素,一般可控制血管瘤生長、使其消退。對于頜骨動靜脈畸形的治療,我院采用手術+介入的方法,術后6個月,骨腔新骨形成,面形及口腔功能恢復良好,達到根治腫瘤又保存功能的目的.。孟箭主任提醒:得了血管瘤并不可怕,怕的是采取錯誤的治療方法。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患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正規醫院進行規范的治療。切勿病急亂投醫,造成一生的遺憾。

  近年來,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引進口服藥物治療血管瘤、硬化治療各類脈管畸形、介入栓塞聯合外科切除治療頜面部大型血管瘤、瘤體造影分型與介入診治口腔頜面部血管畸形等先進技術,先后獲得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2項、徐州市科技進步獎和引進獎4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如今,運用微創介入技術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和脈管畸形在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已成為常規治療方法。在對以往的針對淺表型血管瘤的介入治療研究鞏固的基礎上,口腔科目前對于大型、復雜的頭頸頜面部血管瘤、脈管畸形已經總結出了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憑借專業的學科隊伍和現代先進的治療手段的引入,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微創的現代化治療。

相關鏈接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指發生于血管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是由于血管組織的錯構、瘤樣增生而形成。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其中原發性占75%,繼發性25%左右。繼發性多數在嬰兒期出現,少數在成年期發現,病因尚不清楚。原發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體胚胎期血管網增生而形成,出生時即有,血管瘤較小時可無癥狀。

  血管瘤可發生于身體各部位,長在顏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響容貌。不同程度地壓迫、破壞周圍組織器官的功能和形態,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有的可以反復出血、感染,極少數人會產生惡變,甚至危及生命。血管瘤宜早期治療,治療越早,療效及預后越好。

视频一�?免费观看@久久黄色综合视频@欧美色图19p@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亚洲视频第一页精�?